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與養(yǎng)分循環(huán)中起著著重要的作用,而土壤養(yǎng)分(尤其是氮與磷)又能影響微生物量及群落結構。與土壤有效性氮含量對微生物的影響相比,目前關于有效磷含量對土壤微生物影響的研究少且研究結論不一致。這也導致我們對土壤微生物與有效磷含量之間的關系的認識有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們對于微生物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分解與養(yǎng)分循環(huán)的作用的認識。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包維楷課題組博士研究生黃俊勝,在包維楷研究員及龐學勇副研究員的指導下,以西南亞高山人工云山林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土壤實施不同劑量的無機磷,研究了實驗處理2年后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結構的變化。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結構分別通過氯仿熏蒸及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來測定。研究發(fā)現(xiàn),高劑量磷添加處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及大部分微生物類群(細菌、真菌及叢枝菌根真菌)的豐富度,而另外兩種較低劑量磷添加處理對微生物的影響并不明顯。三種劑量磷添加處理都明顯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而有效碳含量只在高劑量磷添加處理下顯著增加了。此外,磷添加處理過后,土壤微生物量與有效碳含量及pH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該研究結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對于有效磷含量的升高并不敏感,磷添加主要通過影響土壤碳循環(huán)及化學性質(如pH)對微生物產生間接的影響。
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