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5日,成都山地所“公眾科學日”活動順利舉行。作為“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的一部分,成都山地所利用科技展館和大型泥石流模擬裝置等特色科技資源,打開所門向社會公眾開展科普活動,傳播山地災害防治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科普知識,激發(fā)公眾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熱情。
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成都市麓山光亞學校、勝西小學、玉林小學、孔裔國際學校約400名學生和家長。通過科普工作人員的講解和互動,大家了解到了我國山地的基本特征、山區(qū)資源稟賦以及重要生態(tài)功能等方面的國情知識,同時也學習了簡單的山地災害發(fā)生特征與避險知識。
按照中科院和成都山地所科普活動計劃,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成都山地所還將迎來成都市石室小學、石室聯(lián)中等中小學的學生。同時,中科院“求真科學營”活動也將于5月下旬開始,屆時,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的同學們將走進實驗室、開展科學小實驗等。
“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是中科院一項重要的科學傳播活動。本屆公眾科學日為期2天,在中科院分布全國的近百個科研機構同時舉辦,以“科技創(chuàng)新、追夢未來”為主題,向社會公眾和青少年集中展示中科院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就?;顒觾热葚S富、形式多樣,包括國家院所重點實驗室、大科學工程及科普基地、科普場館開放,多學科多專業(yè)公益科普報告宣講,科技咨詢、研究生招生咨詢,以及科研過程體驗等現(xiàn)場互動等。
勝西小學學生參觀科技展館
玉林小學學生參觀山地災害防治技術模型
觀看山地災害科普視頻
參觀泥石流模擬實驗廳